夏至已过,广州进入超长炎热待机模式。马路上翻腾的热浪让你只想待在室内,吃上一口透心凉的雪糕。 之前风行全网的雪糕图鉴,广州似乎翻来覆去只有个五羊可以讲讲?广州连雪糕都贫瘠到这种地步了? 今天广州人就要为自己的“识食”正名,讲起广州雪糕的历史,3天3夜都讲不完! 1931年,广州出现第一家冰室。 往后,从省城向外辐射,冰室犹如野草,飞速在广东城乡开花遍野。30年代到80年代,短短半个世纪,光是广州市内就有50家 ▲记录在册的冰室 图源水印 大家夏天想吃凉的,就会到冰室,每每都是供不应求,经常排长龙。 ▲已经消失了的长江冰室 图源水印 广州冰室很多,大家为了各自所爱争论不休,关于四大冰室的定论至今未有,但总的来说最负盛名的不过是这几间:顺记冰室、阳光冰室、美利权冰室、的彩冰室、皇上皇冰室以及向群冰室。 估计很多95后或者00后听到皇上皇总归不会陌生,但是说到皇上皇冰室那还真的让人大吃一惊!这腊肠腊肉的和冰冰凉的东西,感觉就不在一个次元,还能一起卖? ▲图源水印 皇上皇在秋冬两季就以买腊肉腊肠、煲仔饭等等为生,但到了夏季谁还吃这些油腻腻、烫舌头的东西?所以他们便在夏季开冰室,按季节做生意。 ▲依时制宜,广州人对得起很会赚钱这个标签 图源网络 ▲皇上皇冰室的招牌:小雪人 图源网络 除了令人惊讶的皇上皇,还有一间早已今非昔比的冰室——阳光冰室。这个名字相当陌生的冰室,也是在广州存在超过50多年的老字号。 ▲图源水印 多少孩子为了心心念念的“白雪公主”各种花式耍赖。以前站在雪糕鄙视链顶端的,就是牛奶雪糕。而白雪公主正是两个牛奶雪糕球拼成的。 ▲白雪公主 图源网络 微博老友记:细个个时候为左个白雪公主同阿妈抗衡左好耐~笑~不过我读初中距就没左了。 微博老友记:阳光冰室,以前有个雪糕拼盘,又有种雪糕叫白雪公主。细时叔仔教我背加减法,背得出就同我去食雪糕拼盘,或者白雪公主...... 而这个油炸雪糕,真是独树一帜,外皮油炸过后金黄酥脆,上碟时还热气逼人,用刀子一切开,内里居然是个凉意十足的雪糕球。 ▲图源水印 多少小孩拜倒在这小小雪糕脚下,辛苦考个100分,都只是为了老爸老妈能够带自己去威风一下。 现在这种炸雪糕是相当普遍了,但当初这可是美利权冰室吸引人流的招牌,屹立在众多冰室的广州的武器。 ▲1996年的美利权冰室 图源网络 现在独立运营的老字号冰室也就剩下顺记冰室了。顺记也是传奇故事颇多,最出名的椰子雪糕可谓是广州一绝,全西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 顺记的椰子雪糕柔滑顺口,吃起来没有冰渣子的口感,椰香浓厚。但如果不爱吃甜食,那它可能不太适合你。 ▲除了最出名的椰子,还有芒果和榴莲的 图源水印 最厉害的是,在那个用广播做广告的年代,顺记冰室从来不用,光靠着口碑越做越旺,连外国元首也赞不绝口。 ▲顺记冰室越变越小 图源水印 最鼎盛的时期,广州的冰室比银行还多,而银行又比米铺还多,所以冰室比米铺还多。 从前的冰室就像现在的星巴巴,所有年轻男女约会、聊天都喜欢到冰室里。冰室在那个年代,当之无愧的网红圣地,老爸老妈约会首选之地。 ▲美都冰室的变迁 图源水印 80年代吃雪批都是,冰室里的人给你从铁模里面用钳夹一条出来,完全没有包装。有些冰室对外有个小小的窗口,你跟里面的阿姨买,阿姨就会从里面递出来。 又或者吃雪糕球,他们会从一个大铁盒里勺出来,然后配上水果和果冻,最后插上一个小纸伞。 ▲小时候经常吃啫喱 图源网络 除了大家都很喜欢的雪糕、雪条、雪批,冰室里还会卖冰水,什么红豆冰、菠萝冰、杂果冰等等。逛热了来上一杯,解渴又解暑。 ▲红豆冰 图源网络 一个冷知识:冰室和茶餐厅的区别就在于,冰室不卖饭。现在仅剩的顺记,实际不算是完完全全的冰室,但为了生存,也无可厚非。 自80年代改革开放,许多大型的冷冻食品工厂就被引进广州,许多90后热爱的童年雪糕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大量产出。 ▲有了机器,再也不需要当街买卖冰块 图源水印 广州冰冻食品有限公司、雀巢(中国)有限公司、广美食品有限公司、广东美怡乐食品有限公司等等大量的公司,推出无数众人熟知的雪糕品牌,一时间百花齐放。 五羊雪糕不用多说,广州人的标志,广州人的骄傲。放学来一根红绿灯或者来支甜筒,妙不可言。 ▲以前的五羊是这样的 图源水印 小时候拿到一个香芋味或者香草味的莲花筒杯,都不敢大口大口地吃,生怕还没过瘾就吃没了。 ▲再也找不到的红绿灯 图源水印 现在还有人记得那时候风靡一时的广美美登高吗?当初销量直逼五羊,他们家的脆皮蛋筒让多少80/90后到现在还年年不忘。但现在已经查无此人了…… ▲当时的全家族广告,最前面的就是雪糕系列 图源水印 还有美怡乐,从中山过来的牌子,他们的红豆和绿豆雪批,里面的豆子软糯香甜,超级好吃。 ▲图源水印 那时候还可爱多还不出名,但是和路雪有绿野仙踪、双旋风、绿舌头,雀巢有花心筒、笨nana,一大堆好玩又好吃的雪糕。拿着那个果冻雪糕吓人,“舔”自己的朋友,开心得不得了。 ▲中间的奇彩旋有两种味,但现在很难再找到了 图源水印 ▲可以像真香蕉一样掰开皮的笨NANA 图源网络 之后不断发展,种类越来越多,很多牌子也在经历了兴盛和衰微,一些我们很喜欢的雪条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时间长河里。 还有一种“雪批”,他一直存在在每个人的生命里,伴随着家用冰箱的普及而发展——阿妈牌冰冻糖水。 广州阿妈总常讲的:“出面都唔知攞啲咩来搞嘅,梗系屋企整嘅先正喇!” ▲图源微博 1978年万宝开始小批量研制,到了90年代,广州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台冰箱,自制“雪批”由此开始。 ▲图源水印 什么海带绿豆沙、陈皮红豆沙,熬好了之后,妈妈们就会把它摊凉,有的会拿模子给一个个装好;有的简单粗暴一点,分开之后,直接插个木条、勺子,冰起来;要是怕麻烦,直接把整个压力锅的兜塞到下面。 贪嘴的孩子等不了第二天,还没冰上几个小时就拿出来吃。虽然还没成块,但是冻过的绿豆糖水“起沙了”。 吃起来是甜而不腻,口感顺滑,再有些百合、莲子,那就如同珍珠奶茶里的波霸,让人吃起来更有嚼劲。 在2019年,很多的孩子都能轻易吃到雪糕。比起父母那一代因为技术和资源的匮乏,雪糕是奢侈品、是稀缺品,现在只要有点钱就能想吃就吃。 品牌总类五花八门,你不但能吃到全国不同地方的民族品牌雪糕,还能吃到半个地球外的外国雪糕。 但正因为稀缺,我们的记忆才会如此珍重地保存曾经吃过的雪糕。我们曾经的幸福阈值无限小,一口雪糕就能让我们拥有无限大的开心。 吃一口雪糕,再转台看“放学ICU”的日子,就像那些停产的雪糕,走远了…… 各位老友记 记忆中最好吃的雪条是哪一个? 哪些你觉得停产了很可惜的雪糕?有冰室的广州人,哪还需要星爸爸
默默存在,陪广州人成长的“雪批”们
最好吃的还是阿妈牌自制雪糕
最后